前沿拓展:长沙小腿粗吸脂多少钱
南都讯 8月27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医疗美容广告执法指南(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征求意见,该意见稿明确,医疗美容广告属于医疗广告,广告主必须依法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才能发布或者委托发布;发布者发布广告还必须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
南都记者关注到,这是明确将医疗美容广告纳入医疗广告监管之列。按照现行《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医疗机构发布医疗广告应当在发布前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该证明当向卫健委申报,需填报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组织机构代码等资料信息,经审核后才能获取。若发布前未取得审查证明,按照非法行医惩处。
有业界人士认为,征求意见稿的这一规定,将对医美行业产生震动,利于规范医美行业正规发展,同时发广告需要审查证明的这一规定将对一批为医美产品带货的平台KOL带来重要影响。
医美致死案引发热议,正规医美机构仅占行业12%
近年来,医美行业蓬勃发展,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医疗美容行业洞察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医疗美容市场规模达到1769亿元,2019年中国医美用户1367.2万人,预测2023年医美用户将达2548.3万人。
野蛮生长背后,医美行业乱象重生,医疗事故频发。今年7月,湖南长沙22岁的刘某做完2万元的吸脂手术术后发现腰腹部留下疤痕,伤口发炎,脂肪分布不均,媒体调查发现手术麻醉医生并无资质,该事件一度登上微博热搜。
今年5月,杭州女子小冉在医美机构做吸脂填充手术,两个多月后因全身感染造成多器官衰歇抢救无死亡再次引爆舆论。
再往前追溯,今年2月,女演员高溜在新浪微博发长文,直接晒出自己整形失败的照片。
医疗事故频发背后,是医疗机构普遍缺乏执业资质的乱象。据上述白皮书显示,2019年,中国具备医疗美容资质的机构约13000家,其中仍有约15%存在超范围经营,调查的数万家医疗美容机构中合法合规开展医美项目的机构仅占行业的12%。据此估算,全国至少超8万家生活美容业店铺在非法开展医美项目。
今年3月15日,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日之际,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公布报告,统计该院2016年至2020年间的美容纠纷案件,其中6成以上涉及医美机构或医务人员的资质审查问题。
华东政法大学副教授孙煜华曾对媒体表示,如今医美行业大的问题是非医疗机构在做整形、没有医生执业资格的人在非法行医,“这是当前医美行业乱象的关键问题”。
重点严打十类违法违规广告,或按非法行医论处
此次征求意见稿显示,市场监管部门将依法重点打击十类医美广告乱象:包括制造容貌焦虑的医美广告、对未经药品管理部门审批或备案的药品、医疗器材作广告;使用患者形象前后对比果的广告;以及利用广告代言人包括推荐官、体验官等名头或以自己名义或形象为医美做推荐等广告;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人物专访、新闻报道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美容广告等。
南都记者关注到,这些规定,要比监管医疗广告还要严格。比如在医疗广告中,有关医疗机构的人物专访、专题报道被允许出现,只是规定可以出现医疗机构的名称,但不得出现地址和联系方式,而对于医美广告,则是完全禁止。
此外,在惩罚方面,征求意见稿亦明确,广告主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或者未按《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内容发布广告的,依照《广告法》处理的同时,要通报同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
这意味着医美机构除了可能面临按照《广告法》的百万罚款及可能被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外,或还将面临非法行医的刑事责任。
南都记者关注到,按照针对医疗广告出台的《医疗广告管理办法》,未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发布医疗广告的,按照非法行医处罚。
孙煜华也曾对媒体表示,对于非法开展医美整形活动的非执业医师,情节严重的如造成功能性障碍的,应当明确适用刑法中的“非法行医罪”。《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规定,未取得医生执业资格的人非法行医,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造成就诊人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南都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拓展知识:长沙小腿粗吸脂多少钱
还有整形疑惑?想了解更多整形医院价格信息?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与整形顾问一对一沟通,免费为您提供医院对比、医生对比、价格对比等服务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