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拓展:瓷美人康躰健康体雕价格
文艺通点击视频,走进石語老师的石雕世界小程序
从寿山石到冰纹石,再到历经十年的《瓷器之路》,石语的雕刻之路从未给自己设过界限,“玩心”占据了大半创作动机,学习木雕、做漆看似三心二意,实际上是在其他艺术门类里吸收、学习、积累的过程。
尤顺斌(石語)
1977年出生于福州
纯粹的创作欲
尤顺斌的朋友们都习惯叫他石語,他说“石头是有生命的,读懂石头的语言是创作的核心。”石語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专业,从寿山石雕开始进入雕刻世界。
做寿山石雕的时候,他发现大家在雕刻题材上更偏向迎合市场,认为只有观音、弥勒才适合好的材质。有的从业者不论到手的石料好坏,只雕传统题材,他觉得这是浪费材料。
点击图片
进入石語老师的个人主页
↓↓↓
石語
采访当天他刚从漆艺大师沈克龙那里回来,和沈克龙老师聊到这个问题,说到现在大家对玉石的概念还停留在资源稀缺性造就的垄断式价钱抬高,不看重艺术加工的价值,更看重原石本身的稀有性。
这也是当时他决定另辟蹊径的原因,想要寻找除寿山石以外的石头来提高自己的创作能力,也希望借此引导、影响这种风气。
这些年他一直在找有趣的石头,并不追求石头的名贵和华美,而是在天然奇特的石头上挖掘纹理的魅力,听到哪里有好石头,他背上包就去了,遇到新的石头,第一反应是这个石头硬度怎么样? 适合雕什么?
在工作室里摆放的各种石材就是这些年四处收来的,戈壁玛瑙、泰国的泰来石、巴西的石头、寿山石... 有从市场淘来的,也有自己专门上山挖的。
木心先生说:“如果为了名和利去玩,那不好玩,我不玩了。” 石語也是如此,玩石头、玩木雕都是享受创作的过程,“如果还有名和利,那是外快,是额外赚到的”。
“真善美”一直是他坚守的创作原则,即“自然之真,传统之善,含蓄之美”。石語新收来的一件木头,只做简单的梳理,刷上漆后宛如一团热烈燃烧的火,在火里能看到生命的起源。有一天他跟师兄说,自己玩的不是木头。师兄说,没错,你在玩骨头。
这句话一下说到他心里去了,无论是木雕还是石雕,他一直专注如何深刻解读自然载体的语言,把无形之象通过创作加工化为有形之意,说到底还是创作欲在作怪。
在石头上造了个瓷器
在收石头的那段时期,有一天朋友在四川攀枝花发现了一种石头,这类石头内里有结晶体,结晶并不连片,而是被石头原本粗糙的肌理分裂开来,裂纹层叠有立体感,粗犷与细腻对比强烈,他拿到手就有极强的创作欲。
他发现石头的光泽特别接近瓷器上釉的色泽,破碎的状态犹如陶瓷开片状的美丽花纹,于是取名为冰纹石,确定以瓷器为创作主题,当时在石雕界还并未有人发现这种石头并且用作雕刻。
这组“瓷器之路”的作品在圈里引起了不少争议,乍一看似石非石,似瓷非瓷。他是根据每件石材纹理寻找合适的瓷器釉色进行雕刻,从宋代的五大名窑的器型,到龙泉窑、耀州窑,雕出了玉壶春瓶、贯口长颈瓶、梅瓶、哥窑的六角盘、景德镇天青龙凤盘...
只不过有的器型是残破的,只在局部中雕出形态,一半掩藏一半显露,这是对应着东方的含蓄之美,太直白的表达会让人失去想象,要给观者留一些空间。
“瓷器之路”也曾一度被模仿,但他觉得还不够,要继续挖深。在福建这块土地上,海洋与瓷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宋元时期的瓷器从刺桐港流向世界各地,这里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世界各地的商人跨过海洋而来。
于是,他把这个系列放到大海里,在冰纹石上雕出“大海里失落的瓷器”,石头上粗糙的肌理被雕刻成淤泥,结晶体雕出瓷器的纹路,整体作品呈现出一种沧桑感,瓷器被海底淤泥包裹着,破碎的瓷器表面生长出珊瑚,海鱼在期间穿梭,好像在海底被掩埋了上千年。
“瓷器之路”系列也是他对辉煌的“海上陶瓷之路”的理解和向往,曾经海上烟波浩渺的繁荣景象,已经随着时间消逝,但如今依然延续着生命力。
谈及创作灵感,他说都是平常的积累。积累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积淀,也来自平常收来的老物件。
从他的石雕作品里可以看到瓦当上的四灵图纹、金乌蟾蜍传说、青铜器、玉璧玉琮、古老化石... 打破传统的石雕艺术手法,并不拘泥于传统,他一直坚持艺术创新的方向。
山居生活
2019年中秋石語开始了山居生活,在福州郊外北峰山上,鹅峰寺旁他打理了一个“蘭若院子”,在佛教里“蘭若”的意思是“寂静处”,每日推开门面对着山风林海,山上网络信号很差,微信传张图片都极慢。
现在一年三分之二的时间他都在山上,读书、喝茶、发呆、收拾院子,大多数时间他在这里思考创作,从自然里汲取灵感。
在山上的日子近乎是一种修身养性的状态,小院坐落在寺庙旁边,平时跟着寺里一起吃素。他说自己也并不拘泥于吃素,偶尔想吃荤的就到外面的馆子。(据他说当地的土鸡土鸭鲜美)
在山上安静的另一面是他的折腾。他有一件芙蓉石,十年前收到手的,经过十年的修改还未完成,每年都在推翻自己的创作,雕好又磨掉,这种不断否定自己,反复推敲的过程,辛苦又有趣,自己享受其中。
城里的生活太浮躁,回到山上的时候可以约束自己,更多时候是独处,静下来的时候去内观,有时候创作灵感乍现,深思熟虑后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小院的摆设按照自己的喜好布置,怎么舒服怎么来,并未去追求某一种风格,来做客的朋友说院子有点禅意。那就是禅意吧,自己也不去定位。就如同他的创作风格,不接受定义,不接受标签,折腾了一路只有自己知道要往哪走。
把自己的状态调整到“玩”,玩石头、玩木头、玩漆、玩院子都是他创作路上的“转弯处”。
钱钟书先生生前留下后一本书《石语》,记录了石遗老人的评论,如今石語自己书写的这本书雕在石上,深刻解读它,让石头说话。
拓展知识:瓷美人康躰健康体雕价格
还有整形疑惑?想了解更多整形医院价格信息?可以点击
【在线咨询】与整形顾问一对一沟通,免费为您提供医院对比、医生对比、价格对比等服务喔~!